我闻太师不想回朝

弹作琵琶写作琴

【少年游】明诚是怎样炼成的?(关于《伪装者》人物设定的疑问与猜想)

【之前挖了个坑,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前期所写的东西实在草率,许多重要的事情和线索没有理清,对人物也没有个清晰的判断,为了更真实的楼诚必须要注意细节,暂且列出以备增设,以下内容以电视剧信息为准,参考书中设定。】

【自由、平等、博爱】

一、阿诚人生的几个阶段

(一)、孤儿;

疑问:

1、被遗弃的年纪?

2、原因?

3、父母可能是什么人?

4、阿诚的名字是在孤儿院就有的还是被收养后改的?(以上皆未知,)

(二)、被桂姨收养;

前期呵护备至,后期打骂虐待。

疑问:

1、被收养时的年纪?

剧中未明确交代,根据桂姨所述被于姓商人欺骗后久待不归于是去孤儿院领回孩子,根据正常人心理忍耐限度推测时间最多不超过两年,阿诚与桂姨孩子年纪相仿,1-2岁合理,阿诚应该是桂姨领养后取的名字。

2、开始受虐待的时间?

书中阿诚进明家时间和剧情设定矛盾,15岁性格心理已经趋近定型,后期成长为健康独立人格的形成条件略有不足,按剧设10岁为准。

根据情节设定,桂姨在不知道阿诚非亲生之前对阿诚极其疼爱,知道真相后态度突变。两者时间的长短关系到阿诚的内心变化,如果按照剧中所示只有一年时间,那么经历了七八疼爱的阿诚可能更多的是自我怀疑,而不是痛恨。

从阿诚剧中的表现,桂姨给他的伤害已经高于疼爱,他记得好,但印象更深的是不好,推测积累痛苦的时间必然不短,至少3-4年,足以磨灭之前的无微不至,却又不至于完全不记得。从备受疼爱的孩子到被虐待儿童的心理变化是一个过程,如感激、喜悦、幸福、安心、惊讶、懵懂、害怕、哀求、自我怀疑、取悦讨好、灰心、恐惧、仇恨、逃跑。

保留逃跑原因:书中设定,剧中明镜姐弟去桂姨家门是被锁住的,证明阿诚并不甘于受虐,曾有逃跑的行为或至少有这个倾向。

3、明镜姐弟为什么会去桂姨家?

桂姨在明家做工,有事情可以直接吩咐;明镜姐弟不会经常去桂姨家,一无必要,二者如果常去必然不会察觉不到她虐子的事情,三者桂姨无法确定对方到来的时间,为了掩饰行为必然会有所收敛而不会如此明目张胆。根据明镜姐弟到桂姨家的路上表现推测他们是第一次来,对此地并不熟悉,发现阿诚受虐气愤异常,引发后来的行为。

回到问题,他们为什么会突然想要去桂姨家?什么事情让他们作为雇主必须亲自去?如果只是出于慰问或表示对对方服务的感谢,姐弟去其一即可代表,根据设定当时明家正处于困难时期,明镜刚刚掌管明家不久,内忧外患,故必有充分理由,结合书中设定加剧情推测,可能是阿诚出逃被明楼发现,因不知内情告知了桂姨,被敷衍过去,因此桂姨才会在离家时将人锁住,而明楼可能从种种迹象中发现了疑点,故此才有姐弟上门。

(三)、被明家收养(10岁)

疑问:

1、收养过程?

根据剧情透露是走了法律程序,有医生对桂姨的精神鉴定使其避免受到法律制裁。

2、当时明台是否已经被收养?

根据年龄和时间推测,阿诚进入明家的时间应在明台之后。

3、人物之间的关系态度?

明镜、明台、明楼、明堂等人可能会有的态度……

4、是正式收养还是缘于慈善?

根据内外两方人物不同的态度可见明家取得了对阿诚的抚养权,但并未如明台般写入族谱正式归宗,因此在汪曼春等人眼中他的身份是明楼的管家而非兄弟,明堂来找明楼的时候对阿诚的态度是命令式的,与其对明台态度形成对比,可见在明堂眼中阿诚不是家人而是下属。

5、明诚的法定监护人是谁?

我希望是明楼,但,大哥当时成年了吗?民国时期的法律对此相关的规定是什么?

6、阿诚的地位和心理变化?

(四)求学时期

疑问:

1、阿诚是否受过正规教育?

根据剧情及人物个体表现,以及大众脑补,阿诚前期基础应该是明楼帮他打下的,方式可能包括耳濡目染、言传身教、请家庭教师等,奠定基础后送至正规学校就学。

2、青年明楼的年龄?性格?思想观念?所上的学校?所选的专业?汪芙蕖是他的老师?所参加的活动?是否已经受左翼思想影响?是否已经和汪曼春谈恋爱?谈到什么程度?对恋人的观感如何?对未来的计划如何?打算怎样应对家庭必然的反对?是否面临着选择和矛盾?对家国情怀和个人情感是如何界定的?是否有精力照顾家中这个多出来的弟弟?

推测明镜当时的主要精力应该是放在家族事业和明台身上,根据楼诚的亲密度来看管教阿诚的主要职责是明楼的,明楼当时并未辍学,根据人物的思维倾向看当时应该已经是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因此在家陪伴教育的时间必然不多,阿诚的学习基础应该是由家庭教师教导的,可能性其一是明楼特意请来针对他的情况教授,可能性其二是明台的老师顺便教他,总之楼总全天候二十四小时陪伴启蒙引领是不可能的,因为青年的明楼必定还有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事情要做。但他可以留作业,手把手教写字可以有,兼阿诚的心理辅导员。

3、阿诚正式上学的时间?

0基础的受虐儿童需要多长时间能够具备接受正式教育的心理和能力,敢于面对外界陌生的人群?预计最少3年。

4、阿诚的上学经历?

上的什么学校?学习情况如何?与同学的关系如何相处?是否有过初恋对象?是否打过架?是否接触了左翼思潮?是否参加过学生运动?是否认识汪曼春?对她的观感如何?怎样看待明楼和汪曼春的关系?外界对他的评价和定位?他自身的评价和定位?对自我、家庭、社会、国家的认识,对人生和理想的思考?矛盾、迷惘、疑惑、思索、渴望、和理想都是什么?

(五)、巴黎时期

疑问:

1、为什么去巴黎?

根据番外体现阿诚当时是在巴黎上学,那么他为什么要到巴黎上学?是自主选择心向往之?是明家安排的?是为了上学还是为了照顾明楼?

根据剧情显示在明楼与汪曼春恋爱失败之后被明镜安排出国,当时明楼被打身上有伤,按照明镜的性格虽然对弟弟生气愤恨但仍旧是关心他的,必然会派人照顾顺便监视他是否继续与汪曼春来往,那么这个人选是谁?当时明楼的年纪?阿诚的年纪?阿诚是否会提出自己去照顾大哥?提议是否可行?在巴黎待了多久?

2、如何入党?

3、苏珊是谁?在阿诚的生命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后来为什么会分手?阿诚为什么从此不再提起?是否真的有这样一个人?

4、从申请入党、通过审查到执行任务的时间?

5、阿诚在巴黎学习的专业?所获的评价?人际关系?思想状态?对个人和外界的定位?

6、伏龙芝受训是什么时间?持续了多久?如何安排身份、路线、如何掩护保密使外界和家人无所察觉?

7、明楼在军统执行任务的时间,对外宣称的职务、地点?什么时候被聘请为客座教授?教的是什么科目?如何成为金融界翘楚?什么时候化名曾进,做了哪些工作?是否与阿诚有所交集?

8、回上海之前阿诚跟随明楼工作了多久?对内和对外的名目是什么?军统和组织为什么会同意安排他跟随明楼工作?工作中的表现如何?

根据番外,烟缸小组覆灭后阿诚就被楼总打报告调到身边,从当时明显十分青涩的青瓷到回上海后八面玲珑游刃有余的阿诚期间经历了什么?如果说全靠楼总的谆谆教诲我是不信的,纸上谈兵养不出圆融的阿诚,如果说是后来楼总送他去了伏龙芝培训出来的,我也不信,培训的只能是特工的专业技能,却并不能让他对经济工作和人际如此处理得如此顺畅,阿诚在巴黎时对外是求学身份,实际是小组成员,并不能积累这方面的经验,必须是和楼主以经济方面的身份工作了相当的时间才能有这样的状态。

《伪装者》结束时阿诚27岁,他们回国期间过了一个新年,回国时26岁。此时他对内对外的态度皆坦然,除了桂姨事件生气抱怨过一次外对明家姐弟、明堂等人的态度都是比较自然的,可见已经不会因为身份问题而感到尴尬,证明他确实曾经在意但如今已经释然了,这个成熟的心态缘于本身的自信,必然是体会过独立和自由之后才能成就的,反而单靠楼总悉心教导教不来的,如果阿诚的成长是由楼总一手打造的,那么他根本无法放心依赖阿诚,就像他对明台一样,会安排他关照他,但不会放心他。后期的楼诚两个人已经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关系,楼总慌神的时候阿诚是他的支柱,真正的平等互助相互尊重,所以阿诚人格正常的成长必须要经历没有明楼的过程?时间?情形?阿诚是如何成长蜕变成那么可靠的他?

9、阿诚的命运结局如何?


……………………

二、阿诚的性格

(一)特点

对内重情,对外圆滑

(二)爱好

吃&钱,排名不分先后

(三)缺点

感情用事。

剧中每次坏事都是这个原因,但在不涉及家人安危的时候圆融灵活游刃有余Real机智,家庭矛盾中的润滑剂,调和者,甚至在明楼慌乱的时候都能稳住阵脚,安定情绪。想想主要失控对象是明台,我想多了……



16年时间从一个字也不认识的受虐儿童成长为后来非常优秀的有为青年,从自卑敏感恐惧到自信坚强勇敢,期间多少不易啊!

评论(19)

热度(114)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